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三门峡湖滨区: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2-09-29 23:14:31 2023

摘要:白衣仙客悠然戏水 杨国良 摄高庙生态梯田 杨国良 摄沿黄观光火车 彭乐欣 摄青龙涧河两岸景色新 杨国良 摄三门峡万达广场 杨国良 摄易事特(三门峡)5G+科创园项目 杨国良 摄黄河之滨五彩斑斓 杨国良 摄黄河天鹅湾观景台 杨国良 摄三门峡大...

白衣仙客悠然戏水 杨国良 摄

高庙生态梯田 杨国良 摄

沿黄观光火车 彭乐欣 摄

青龙涧河两岸景色新 杨国良 摄

三门峡万达广场 杨国良 摄

易事特(三门峡)5G+科创园项目 杨国良 摄

黄河之滨五彩斑斓 杨国良 摄

黄河天鹅湾观景台 杨国良 摄

三门峡大坝鸟瞰图 杨国良 摄

三味奇——河南省著名商标 杨国良 摄

黄河三门峡大坝中流砥柱 杨国良 摄

寒冬时节,行走在崤函大地,大河滔滔,中流砥柱,山峦起伏,雄伟壮阔的景色中孕育着无限生机。

湖滨区地处河南省西部,为三门峡市主城区,在所有沿河城市中,它是离黄河最近的区域之一,境内黄河流经33.1公里,是黄河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去年以来,湖滨区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治黄”“兴黄”并重,加快沿黄高质量发展,谱写了治黄兴黄新篇章。

发展跑出“加速度”

湖滨区因河而生、依河而建、伴河而兴,城市的根脉在黄河,高质量发展的潜力也在黄河。该区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上下功夫、求突破。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湖滨区共谋划项目53个,总投资226亿元,涉及生态保护修复、农林水、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文化旅游康养等领域。

10月19日,黄河支流青龙涧河旁,计划总投资10亿元的三门峡市首家“新基建”龙头项目易事特(三门峡)5G+科创园项目建成投产。很难想象,3个多月前这里还是处处坑洼、荒草丛生。该项目从洽谈到落地仅用10天,从开工到投产仅用3个多月,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易事特(三门峡)5G+科创园项目不仅是三门峡市“新基建”龙头项目,也是省重点“新基建”项目,定位于北方“新基建”产业配套设施的研发、生产、销售等。该项目建设的5G供电、数据中心、充电桩、智能微电网等“新基建”均属于产业链相对较长的产业,拥有完善的产业链系统,可以带动全产业链项目进驻湖滨区,逐步形成以新能源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产业体系,让上下游“新基建”产业链集群活动起来。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湖滨区积极转变思路,顺应市场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筑巢引凤”,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今年新上的锐意泰克新能源汽车项目也将在年底投产。

绿水青山展“笑颜”

站在湖滨区高庙乡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观景台上极目远望,高峡出平湖、碧水映青山,好一幅秀美壮丽的山川图!

湖滨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项目是三门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面积8万亩。项目一期投资5亿元,建设内容包括2万亩高标准生态梯田和大禹文化公园、矿山森林公园,以及环线道路、水源工程、绿化工程、水土保持工程、6处观景平台等配套设施。其中,万亩生态梯田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项目主体内容和产业支撑,总规划面积8万亩,重点规划梯田作物观赏带、中草药观赏带、苗木观赏区等三大生态农业板块。其在原有粗放旱作梯田基础上,通过整地塑形、水土保持等措施,建成高标准景观梯田。一期建设面积2万亩,包括中药材及特色林果种植1万亩、景观作物种植1万亩,景观作物采取油菜、油葵轮作方式。

在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项目中“湖滨速度”体现得淋漓尽致:开工仅18天就完成了11公里景区环线道路路基,2个月完成近万亩高标准生态梯田土地整理,并植上丹参、油葵,栽种雪松、油松、五角枫、金叶榆等苗木完成绿化面积3500余亩。

“变荒为宝”。项目实施高标准规整、提升了荒山梯田,通过植被绿化、矿区生态恢复等措施,打造沿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先试的亮点。梯田轮种油葵、油菜、丹参等景观农作物和中药材,增加高庙山区贫困群众经济收入的同时,带动民宿、农家餐饮等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还通过引水设施和100多个水窖的建设,实施了水源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解决了雨季蓄水和作物种植用水的问题,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项目实施前,眼前还是荒山、荒坡,可耕种范围相当有限。再加上这里是沿黄丘陵地区,地里基本是旱作,农民靠天吃饭,收入较低。土地流转后,每亩有500元的地租收入,已经超过了种植收入。”项目指挥部副主任高远波说。

高庙乡大安村54岁的张志远和45岁的刘铁娃往年都在外地打工,今年的疫情把他们挡在了家里。张志远说:“今年大坝在搞林草综合治理,俺村六七十人都在这里种树。”男工的日工资120元,女工100元,三个月他俩都挣了一万多元。

刘铁娃还在黄河边流转土地种了60亩葡萄。“往年都是摘了拉到城里卖,折腾几次才能脱手。修了生态廊道就是不一样,好多人骑着车来园子采摘,一天下来也收入1000多元。”

“黄河文化”树品牌

湖滨区把湖滨特色融入“黄河故事”,厚植黄河文化,积极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把黄河建成传承历史的文脉河。围绕黄河文化旅游带、黄河金三角文化旅游区建设,深入开发黄河文化、虢国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实施大坝核心景区提升、中流砥柱干部学院、中流砥柱博物馆、沿黄铁路文化公园等重点项目,展现万里黄河第一坝的新中国治黄史,弘扬中流砥柱、大禹治水精神。

“呜——”,随着一阵短促的鸣笛声,一列复古的绿色火车从会兴街道王官车站缓缓驶出,游客在慢时光中一面欣赏乡村美景一面重忆大坝建设。

该列车所在的线路就是“湖大铁路”(湖滨车站—大坝铁路),它是1956年为建设三门峡大坝而建,随着时代的发展,该线路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湖大铁路”承载着一代代湖滨人的记忆和情感,此次修复的路线全长10.844公里,设有王官站、东坡站、大安站、史家滩站。如今,重焕新生的它如一根结实的纽带,将沿线的乡村紧紧串联在一起。

黄河岸边会兴街道的东坡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和受益者。巧借“东坡”村名“代言”,打造东坡园、“东坡号”观光小火车、东坡驿站等系列旅游项目,电影在这里取景、文艺爱好者在这里活动、团队在这里研学团建,昔日的省级贫困村蜕变为如今的“网红村”,成为集住宿、餐饮、培训、研学、采摘等于一体的度假综合体,国庆期间游客入住率达到100%。如今,在湖滨区坐着火车看黄河、观大坝、吃美食、品文化已成为新的旅游热点。

美丽生态照进现实,乡村旅游富了百姓。通过涉旅企业流转、租赁贫困户土地、入股分红、吸纳贫困户长期或季节性务工等方式,湖滨区打好脱贫攻坚和文旅体验组合拳,走出一条以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引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新路子。

和东坡村因小火车“火”起来不同,交口乡省级贫困村富村依靠扁桃种植和大棚菜闯出了一条致富路。富村种植700余亩扁桃,建起了220个蔬菜大棚,分别成立了富刚扁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绿波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由原来的500元增长至现在的50万元,于2018年退出贫困村序列。连续举办四届扁桃采摘节,吸引全国近万名游客,销售额达700余万元,如今的富村,名副其实,村集体经济和乡村面貌均有了很大的改观。

通过产业发展、产业带动,交口乡马家店村也加入特色种植行列,2019年3月,河南巴旦木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该村达成协议,流转土地1500余亩,栽种扁桃树苗8万余株,打造高效扁桃示范基地。该公司投资对原有土地进行平整优化,并在地块边种植常绿树和连翘间作,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美化有效结合。

黄河在三门峡有多长,与她蜿蜒同行的绿廊就将延伸多远。黄河生态廊道湖滨区段把一个个景点串联起来,把中心城区与乡村串联起来,把三门峡黄河文化元素串联起来,让黄河融入城市的发展。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一个个过去名不见经传的村落成为受追捧的美丽乡村,加固了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转化链条。

与此同时,该区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对黄河沿线19.5公里、3000公顷范围内黄河湿地保护区进行排查,依法打击占用、破坏、损毁湿地资源行为。加强矿山治理修复,开展绿盾行动,加强对高庙矿区监管,督促相关企业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修复。

山川披绿,黄河生金,湖滨区正提笔描绘着一幅幅生态富民的新画卷。 (李鸿珍)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