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6 21:22:21 | 浏览:250
记者 王保珠
9月17日,“菏泽这十年·成武”主题新闻发布举行。成武县委书记黄福常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请问成武这十年间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下步工作将如何打算?
黄福常:近年来,成武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总体部署,特别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强化责任担当,落实具体任务,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坚持提质增效厚底盘。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时提出的“坚决扭住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后劲”殷殷嘱托,坚持工业立县不动摇,全面强化“项目为王”理念,通过搭建工业平台和以商招商等方式,抓工业园区化、产业链条化发展路子,建成了机电设备制造、高端家居、精细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医疗器械产业园、数字智能等特色园区,培植了更多的财源建设,加速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实现企业“跳跃式”发展、几何倍增。尤其是近年来,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位次逐年前移,2021年被评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进步县”,进一步夯实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
二是坚持城乡融合塑优势。近年来,成武县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理念,按照“伯乐故里、水韵新城”的定位,紧紧抓住棚户区改造的历史机遇,坚定整体推进和有序开发的理念思路,突出生态宜居功能,在科学合理的城市框架中,将河湖水系、绿色植被、历史文化融为一体,走出一条平原地区城市整体开发改革的新路子,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改观,实现了“一年起好步、三年大变样、五年展新貌”的城市突破目标,“伯乐故里,水韵新城”新画卷渐次呈现,“古郜成武、月光水城”文化旅游品牌日益响亮,新城区的每一处特色都成了令人向往的浪漫新地标、网红打卡地。同时,积极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探索实施“四大种养基地”“百企入村、万人就业”“百村改造、万户提升”工程,培育发展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打造了新时代“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人文美”五美乡村升级版,让更多的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成为产业工人,绘就了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成武担当。
三是坚持民生优先增福祉。每年确保财政预算支出的80%投入民生,全面打造全市一流的教育、普惠民生的医疗、全域养老的服务、水韵新城的文化等“四大品牌”,在全省率先完成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县、镇(街)、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被评为“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县”,医养结合“温情驿站”经验做法被新华社报道;持续推进水生态修复治理工程,中央新闻联播多次对我县生态鸟岛进行宣传报道。
牵牛要牵牛鼻子。下一步,成武县将聚焦县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崛起”发展定位,重点推进“八大工程”。一是实施“四大品牌”工程。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整合、人才培养,打造全市一流的教育品牌、普惠民生的医疗品牌、全域养老的服务品牌、水韵新城的文化品牌,让群众生活好起来。二是实施“四大链条”工程。落实重点产业链长制,培育机电装备、电子信息、医药医疗、农副产品加工“四大产业链条”,让发展力量聚起来。三是实施“四大种养基地”工程。围绕特色产业种植、规模养殖做文章,推进35万亩大蒜、8万亩芸豆、8万亩辣椒和小优鸡“养孵加”一体化“四大种养基地”建设,让农业结构优起来。四是实施“百企入村,万人就业” 工程。未来几年,招引100家以上小微企业进驻乡村,实现万名群众就地就业,让农民生活富起来。五是实施“双十双百”助企工程。未来几年,培育10家以上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10家以上销售收入过5亿元企业、100家以上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100家以上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企业,努力实现规上企业翻倍、税收倍增,让工业基础强起来。六是实施“百村改造、万户提升”工程。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利用五年时间,建设美丽村庄100个以上、改造房屋10000户以上,让乡村环境美起来。七是实施“党建引领、全域提升”工程。开展用心学习、真心倾听、贴心服务、倾心实干“四心”活动,选派469名党员干部驻村帮扶,实现党员干部走基层、助村帮扶全覆盖,让基层阵地红起来。八是实施“干部管理双提升”工程。发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开展工作作风整顿行动,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干部管理、业务能力大提升,让干部作风顺起来。
成武将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处处绷紧“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这根弦,以“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的工作理念,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未来五年,成武地区生产总值将有望实现年均增长12%以上,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入全市第一方阵。
近年来,潮安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谢蜜莲 摄 在彩塘卫生院“健康小屋”内,辖区居民接受医疗检查。安宣供图 大吴村将涵盖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的教育。安宣供图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省级医疗水平服务,在村里就能享受从幼儿园
7月起,为缓解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保障低收入群众生活水平,大安区民政局根据《关于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通知》的通知(自发改发〔2022〕17号)规定,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此次价格临时补贴民政对
光明日报记者 陆健 光明日报通讯员 袁伟江12月22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首批72名解除集中隔离人员乘坐转运专用车返家。此前该区已完成了第七轮全员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村社未检出阳性病例,“奋战一星期,村社早清零”阶段性目标宣告实现。截至1
民生实事关系着百姓的切身利益,每年的民生实事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今天下午,经过区人大代表投票表决,秀洲区2022年八大民生实事正式出炉!“无障碍出行”项目完成城市核心区内道路6条、政务办事机构4个、司法建筑3个、学校16家(含公办、私立)、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小萍 通讯员叶晓军秦飞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年来,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突出“民生福市”,坚持“群众出题目、党委把方向、政府抓落实、各方齐监督”,把实现好、维护好、发
来源:漯河日报-漯河名城网“多亏了区里推出‘两癌’免费筛查,我被查出来患有乳腺癌并及时治疗,否则肯定会贻误病情。”近日,召陵区老窝镇二村妇女刘某对区里推出的“两癌”免费筛查表示由衷感激。她告诉记者,区里还为参与免费筛查的妇女购买了商业保险。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4日讯“我在淄川区残联已办理残疾人证,现在我的户口已迁到外地,我想把残疾证关系也迁移到现在居住的户口地,想咨询一下怎么办理手续?”近日,淄博市淄川“般阳民生”平台收到群众留言咨询残疾证迁移手续。“接到转办件后,立即安排工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邵梓浩 潍坊报道3月12日上午,寒亭区(经济区)2021年重点社会民生事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潍坊北辰中学高中部项目现场举行。19个重点民生项目参与集中开工,总投资达85.4亿元,涵盖了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交通和企业
越来越多的民生红利渐次释放,城乡低保标准、特困供养标准、临时救助标准、孤困儿童基本生活标准动态调整、稳步提升……十年间,德州民政砥砺奋进、实干争先,亮出了一份精彩“成绩单”。截至2022年6月,德州市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850元、
2021年冀州区要完成哪些项目?要落实好哪些民生实事?你关心的问题有答案了衡水市冀州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确定10项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分别是:01实施冀州红军学校新建项目建设四层教学楼3栋,并建设人防工程、围墙、大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