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6 19:18:01 | 浏览:463
本报讯(郜玉华 高婷婷 蒋硕) 牡丹区黄堽镇26岁的王东,2011年开始种植牡丹,当时面积仅70多亩。如今,他流转土地1000余亩种植牡丹和芍药,2019年挣了100多万元。王东说,在黄堽镇像他一样的种植大户还有很多。
在冠宇牡丹产业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今年70岁的刘维城正和几个村民一起在地里除草。“俺是黄堽镇孟庄村的村民,在牡丹种植基地打工,干的活比较轻松,一天干8个小时就能收入100多元。”他乐呵呵地说,“家里的8亩地都流转给冠宇牡丹了,一年光租金就有14000多元。”据了解,冠宇牡丹还组建了牡丹芍药专业种植合作社,目前已吸纳200多户群众入社,土地种植规模发展到5000余亩。
近年来,牡丹区坚持“抓两头、带中间、促融合、强支撑”的发展思路,推动牡丹产业向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目前年产值已达60亿元。牡丹区大力发展规模化种植,对300亩以上的牡丹种植示范基地按照每亩300元的标准连补3年,此举吸引多类主体进入,获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牡丹产业发展的关键在科技创新。”菏泽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强介绍,自企业重组完成后,公司把年度预算的35%作为科技创新基金,并与北京林业大学、菏泽学院牡丹研究院合作,在尧舜牡丹产业园内建立“牡丹种质资源创新与培育中心”,围绕种质创新与新品种培育对优质高产油用品种和高效观赏品种培育的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此外,我们还与多所全国知名高校、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深入挖掘牡丹的经济价值,为牡丹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注入科技力量。”许强说。
同时,牡丹区加快培育引进骨干企业,带动牡丹产业膨胀规模、提档升级。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增强产业发展活力。着力强化科技支撑,组建了牡丹专家顾问委员会,先后成立科研机构16个,全区牡丹深加工企业发展到近20家。截至目前,先后研发出牡丹系列产品265个,取得牡丹专利144项,牡丹花蕊茶、牡丹牙膏、牡丹化妆品等一批深加工产品实现了批量生产,牡丹产业已成为助农增收的大产业。
扶贫车间建在家门口
日前,在牡丹区黄堽镇关庙李村的扶贫发展车间,本村群众在整理包装外贸服装。该车间常年加工外贸服装订单,年发货量在130万单以上,让60余名当地群众和贫困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上岗就业,从业者人均年收入4万元左右。牡丹区不断加强扶贫发展车间的管理运营,车间收益持续提高。 郜玉华 路红玉 摄影报道
小菊花助农增收
在牡丹区安兴镇金丝皇菊种植基地,村民在采摘菊花。近年来,安兴镇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培植助农增收的高效生态农业。近年来,牡丹区大力发展冬桃、芍药、芦笋、山药、牡丹等特色高效农业,种植业结构持续优化,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郜玉华 田征 摄影报道
牡丹区创业贷款助力发展
本报讯(聂素芹 梁涛) “在今年春天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公司及时转产申请获批了防护服、口罩等相关生产资质,及时到位的200万元创业贷款对我们企业真是雪中送炭啊。”日前,说起创业贷款对企业的帮助,德兰服装负责人李婧说,“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创业贷款让企业转型后劲十足。”
为让创业贷款更为广泛的惠及企业发展和创业就业,牡丹区创业贷款管理服务中心着力加大创业贷款的宣传和发放扶持力度。该中心不断创新帮扶形式,通过线上交流、线下走访等方式,建立了“点对点”“一站式”的服务绿色通道,实行一次审核、一次审批、一次办结。创业者直接在经营场所所在地人社所或者农商行支行申请,报齐资料后,从审核、考察到贷款资金发放时间不超过7天。
据悉,原来申请创业贷款需要找公职人员担保和有效资产抵押贷款,很多群众因为找不到担保人或没有资产不能申请创业贷款。针对这种状况,牡丹区除担保贷、抵押贷外,还增加了家庭贷和信用贷。“截至9月底,全区先后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95亿元,直接扶持创业者2268人,带动就业近6000人,及时解决了创业者贷款的一些难题,实现了保就业惠民生。”牡丹区创业贷款管理服务中心聂素芹表示。
李村镇打造扶贫“微工厂”
本报讯(郜玉华 刘电清 林志刚) “俺以前一直在杭州、北京等地打工。服饰厂建成后,俺就回来应聘上班了,既能挣钱又能顾家,心里特别踏实。”日前,在牡丹区李村镇苏菏针织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朱庄村村民马海霞说,目前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奖金多的时候能领到4000多元。
李村镇党委书记贾欣国表示,近年来,该镇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着力做好了扶贫车间的生产运营,打造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上岗的“微工厂”。在李村镇返乡创业园,返乡创业的刘文豪正带领工人紧张地生产。刘文豪去年返乡创业,主要从事牙签的生产,小小的牙签竟然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地区,直接带动10余名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和脱贫致富。
“为给当地群众搭建在家门口就业的新平台,我们集思广益,着力实施了‘扶贫微工厂’和‘引凤还巢’工程。”贾欣国表示,通过发展“扶贫微工厂”,建立了“微工厂+党支部+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贫困户、“微企业”、村集体及特色产业发展“四方受益”的良好局面。
大黄集镇电商产业发力扶贫
本报讯(侯艳伟 张静冬 代海风) 牡丹区大黄集镇徐庄村的朱建祥自2012年从事电商以来,已在当地建设3处木制品加工厂和一处发货部,经营着2个天猫和4个京东网店,带动当地1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在电商平台上,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可以获得农村电商发展和产业发展相关资源,依托新思维和新模式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大黄集镇党委书记张洪领表示,大黄集镇将传统产业与电商销售相衔接,持续赋能乡村振兴,为农产品上行开辟了新通道,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展了新空间。
在大黄集镇,像朱建祥一样的电商弄潮儿还有许多。安陵村的韩忠军、韩忠奋两兄弟经过电商平台的10余年打拼,把传统的木质工艺品借着电商平台逐渐走向了海外。“在我们车间上班的工人平均工资在5000元左右,高级技术工月工资达2万元。”韩忠军说。
据悉,大黄集镇已注册成立木制加工企业、个体户达300余家,通过电商平台年销售木制产品100多万件套,带动当地10个专业村的1000多名村民从事木制工艺品生产销售。
何楼街道产业扶贫风正劲
本报讯(郜玉华 马保全 葛胜洁) 在牡丹区何楼街道办事处河南王村的扶贫车间,一组组璀璨夺目的彩灯占据着两个大型扶贫车间。该车间平时有河南王村及周边村庄的贫困群众40人左右务工,用工高峰时能达到百余人,扶贫车间让当地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脱贫。
何楼街道通过开展土地流转,设立扶贫公益岗,发展产业扶贫项目,走出了“土地流转金+务工薪金+项目收益金”“三金合一”的脱贫增收路子。据统计,何楼街道利用扶贫资金3674万元,建设111个扶贫项目。所有扶贫项目均实现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受益。
“我们从群众就业、文旅产业等方面入手,将扶贫大棚和扶贫车间的建设与生态园建设统筹规划,融合发展。”何楼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鹏程表示,该街道结合爱芬堡科教田园综合体、亚彤农业园区等项目,协同推进,倾力打造集农业、观光、文旅、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推动农业立体化、现代化发展。
李鹏程介绍,该街道采取整合联建的方式,集中扶贫资金打造了北肖片区和姜楼片区2个蔬菜大棚基地和何楼、郑桥2个扶贫车间园区,已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642个,其中贫困户213人,实现年项目收益375万元,其中贫困户年收益分红262万元。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一朵牡丹花催生富民大产业牡丹区研发牡丹系列产品近300个,牡丹产业已成为助农增收大产业本报讯(郜玉华 高婷婷 蒋硕) 牡丹区黄堽镇26岁的王东,2011年开始种植牡丹,当时面积仅70多亩。如今,他流转土地1000余亩种植牡丹和芍药,2019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芳 菏泽报道9月16日,“菏泽这十年·牡丹区”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牡丹区委书记尹茂林说,近年来,牡丹区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持续优化空间布局,合理安排生产、生活、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芳 菏泽报道9月16日,“菏泽这十年·牡丹区”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牡丹区委副书记,区长董良峰介绍,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十年来,牡丹区坚持“工业强区、服务业兴区”战略不动摇,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发展到156家,规模以上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3月25日讯(记者 张春婷 ) 2022年3月23日下午,牡丹区政府召开菏泽牡丹经济开发区“四园”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专家评审会。牡丹区领导董良峰、阎齐明、田坤阳出席评审会,牡丹区自然资源局、牡丹区发改局、牡丹区商务局
由牡丹区委、区政府主办,市广播电视台具体承办的《问政牡丹区》节目昨晚开问。本次专场问政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窗口单位工作作风以及文明城市创建四个板块展开。面对问题,参与问政的牡丹区相关部门及镇街主要负责人不回避不推诿,虚心接受照单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9月16日讯(记者 孙慧敏 通讯员 梁琳)为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加快企业信息化、数字化进程,近期,牡丹区移动联合牡丹区工信局召开牡丹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促数字化转型座谈会。牡丹区工信局副局长付洪军、牡丹区移动公司副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2月28日讯(记者 谢雯嘉) 近日,牡丹区交警大队召开牡丹区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会议,总结大队2021年度交通管理工作,安排部署2022年交通管理工作任务,交警支队党委委员、副支队长赵洪科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大队党委副书记
(郜玉华 蒋硕 宋杰)“我们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进一步坚定信心,扎实苦干,以钉钉子的精神,稳步推进辖区城市建设工作,持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2月14日,在牡丹区召开的城市建设工作会议的代表发言环节,南城街道党工委书记贾欣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宋一鸣 张芳 菏泽报道
牡丹区,隶属于山东省菏泽市。是菏泽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牡丹区区如其名,它是全国最大的牡丹生产、出口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牡丹观光旅游区,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这里,共同欣赏美丽的牡丹花。每年在牡丹区举办以牡丹为主题的活动就有大大小小几十场,可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桑贤磊 通讯员 彭小珂 菏泽报道9月20日,山东省召开“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其中,菏泽市牡丹区皇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一级主任科员穆静荣获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据了解,穆静工作以来,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9月30日讯(记者 吴鲁刚) 烈士,是人民英雄,经千难而前赴后继,历万险扔无怨无悔。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上午,菏泽市、驻菏部队暨牡丹区在菏泽市烈士陵园举行烈士公祭活动,祭奠先烈英灵,缅怀英雄功绩。市委书记张新文,市委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3日讯 7月13日,菏泽市牡丹区都司镇芍药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芍药鲜切花产业发展情况。据介绍,今年,牡丹区销售芍药鲜切花6000多万枝,销售额超3亿元,销售份额占全国比重超过50%。都司镇引进培育出的盛世芍花花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3月23日讯(记者 靳红标 通讯员 丁其坤) 3月23日,2022年牡丹区城乡公益性岗位培训暨上岗仪式在吴店镇鹁鸽堂行政村举行。牡丹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阎齐明致辞,吴店镇党委书记魏士庆讲话,吴店镇公益岗代表吴张启作表态发
松柏苍翠寄哀思,丰碑永驻慰英魂。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上午,菏泽市、驻菏部队暨牡丹区在菏泽市烈士陵园举行烈士公祭活动,缅怀烈士功绩,弘扬英烈精神,向人民英雄致以崇高敬意和无限哀思。市委书记张新文,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伦,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