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6 18:29:16 | 浏览:2144
记者 李潇
9月16日下午,“菏泽这十年·牡丹区”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牡丹区委副书记、区长董良峰回答了有关提问。
记者:近年来,牡丹区在产业发展上提出了“工业强区、服务业兴区”战略,请问具体是如何考虑的?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董良峰: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两个发展战略,是在统筹考虑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发展历史等多种因素后,经过慎重科学综合研判后提出来的发展战略,符合牡丹区的实际,为牡丹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工业稳则经济稳。牡丹区的工业发展之路历经挫折。2019年以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全区聚焦市“231”特色产业体系,调整工作思路,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旗帜鲜明推动工业“二次创业”。一是着力推动重点产业突破。推动机电设备制造产业集聚集群化发展,形成以亿华电机、英博尔电气为龙头,广源铜带、高峰电机等企业为骨干的机电设备制造产业。二是着力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引进落实了技术世界领先的石炭纪纳米新材料项目;推进铠驿新材料投产运营,加快国德电器项目运作,持续放大虹吸效应。三是加快绿色休闲食品产业膨胀发展。沙土食品小镇汇聚了佳美食品、沙土瓜子、新润林食品等200余家食品加工企业,2021年被省政府认定为牡丹区(绿色休闲)食品特色产业集群,今年8月在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综合评价中获得前10名,成为全市唯一一家获评的产业集群。2021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从全市最少的52家发展到156家,占全市比重从3.15%提高到6.83%,产值从100亿元提升到212亿元,分别是2019年工业“二次创业”之初的3倍、2.2倍、2.1倍。今年1—7月份,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14.6亿元,同比增长14.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高于全市平均2.2个百分点,显示了牡丹区工业经济强大韧性和蓬勃生机。
商业活则经济活。蓬勃发展的服务业已经成为牡丹区的一张靓丽名片。近年来,全区注重发挥主城区优势,瞄准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三个主攻方向”,紧抓城区、园区、企业、项目“四大载体”,围绕提升产城融合度、完善供需产业链,加快构建传统与现代服务业齐抓、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业并重的发展格局,获评“十三五”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优秀县区。2021年,牡丹区三次产业比为8.3:22:69.7,三产占比全市最高;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43家,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9亿元、市场交易额875亿元,分别增长18%、11%。一是做大商贸物流业。坚持商贸兴区,牡丹商贸园区、万福河商贸物流园区、临港经济园区、天华电商产业园区“四大商贸园区”聚集能力不断提升,银田农贸城、毅德商贸城、花卉大市场等“八大专业市场”不断扩规模、提档次、上水平,亿联世贸、大润发、金贸城、佳和城等“十大商贸综合体”加快建设,一批新的商业中心逐步形成。推动三信商贸、金霸电器、银田农产品物流等20家重点企业提档升级,着力构筑多点支撑、错位竞争的物流集散中心。菏泽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成运营,2021年进出口交易额位居全省第2。二是做优新兴服务业。大力实施“鸟巢计划”,加快中国美院菏泽科技园建设,签约入驻公司50多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依托会盟台、国际会展中心,拓宽会展经济发展路径,高档次举办各类会展活动,着力构建四省交界地区会展之都。运用“互联网+居家服务”平台,加快发展家政服务、医养健康、检验检修等新业态,推动现代服务业迈向高端化。三是做强电商产业。发挥天华电商产业园引领作用,引进大龙网、猪八戒网、田田圈等服务平台,大力招引产业链企业、头部卖家入驻,加快电商产业向上下游、左右岸延伸。全区电商经济加速步入快车道,发展淘宝镇9个、淘宝村51个,电商企业3800多家,活跃网店3.9万户,从业人员6万余人,涌现出牡丹芍药鲜花、山药、瓜子、红糖等一批网红产品,牡丹产品直播带货登上中央新闻联播。2021年实现电商交易额668亿元、增长11%。先后获得省、市电子商务示范县称号,天华电商小镇入选首批“山东省电商小镇” ,天华电商产业园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省级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山东省电商兴农扶贫大会、第五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2018腾讯为村大会等国家级会议相继在我区召开。四是做旺文化旅游业。深挖“一都五乡”文化内涵,编制全域旅游规划,构建全域布局、全景打造、全业融合的旅游新格局。推进牡丹旅游与生态旅游并蒂花开,加快曹州牡丹园提升改造,着力建设国花大道“十里花廊”,培育发展设施农业、民俗体验、休闲观光等乡村旅游。做足“旅游+”融合文章,依托七里河文化旅游产业带,加快国际国花博览中心、奇珍博物馆、方特“熊出没”主题乐园等项目建设,推动艺术中国牡丹古镇、北大燕园新城、天山海世界等项目尽快落地,植入更多文化元素,打造旅游最热“打卡地”。深入挖掘黄河风情文化、祖源文化、红色文化,精心打造凸显传统元素、富有现代气息、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旅游业持续提档升级,2021年接待游客51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7亿元。
记者:牡丹区作为全省20个脱贫任务较重的县区之一,是如何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什么经验和体会?
董良峰:在脱贫攻坚战役之初,牡丹区14个农村镇街中,有11个是省扶贫工作重点镇;471个农村村居中,有129个是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占比分别为78.6%和27.4%。全区贫困发生率曾一度达到9%,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是山东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举全区之力发起攻坚战,截至2020年底,12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8.6万人如期脱贫,消除绝对贫困艰巨任务圆满完成。
以稳定脱贫为目标,建设幸福乡村。坚持把全面脱贫作为最大政治任务,瞄准“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精准发力,统筹推进政策兜底、医疗救助、就业创业等各项政策落实,兜紧织牢扶贫保障网。全力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用发展的办法巩固脱贫根基,切实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确保脱贫路上一户不落、一人不少。是在全省第一个实施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和第一个圆满完成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的县区。
以农业增效为重点,建设实力乡村。加快发展规模农业,大力推广土地托管、农民入股、集中经营等模式, 截止2021年底,全区土地流转率、规模化经营率分别达到49.2%、54.2%,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1%,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032家,规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87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夯实。脱贫攻坚期间,投入资金6.94亿元,建成产业扶贫项目721个,培育了全省第一个中国科学院杂交构树产业基地,惠济贫困人口18.7万人次,有效拓宽了贫困人口收入渠道。同时,自2021年以来,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45亿元,围绕产业发展谋划项目111个,启动实施了黄堽、高庄镇衔接推进区落地建设,乡村振兴产业持续发挥带动作用。
以农村宜居为核心,建设美丽乡村。持续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共改建农村公路2616公里,改建窄危桥123座,实施户户通工程硬化668万平方米,硬化完成率达到96.18%。实施农村危房改造6542户,农村C、D级住房全面清零。系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农村清洁取暖5.9万户,完成改厕9.65万户,建设农村公厕178个,乡村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全面建成,行政村垃圾整治达标率达100%,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覆盖率达60%,农村饮水安全实现了全覆盖。坚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建设了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和省、市、区级美丽乡村。
以乡村治理为抓手,建设和谐乡村。全面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提升“智能天网工程”“雪亮工程”覆盖密度,完善“三调联动”工作机制,推广“枫桥经验”,最大限度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强化农村自治能力提升,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丰富乡村民主协商形式,全面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发挥德治功能,推广“乡村夜话”“孝善养老”,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风尚,加强散葬墓治理、公益性公墓建设,乡村善治水平进一步提升,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在打赢脱贫攻坚这场大仗硬仗中,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制胜关键,全区上下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是打赢基础,因地制宜、持续发力发展富民产业是脱贫的正确途径。通过脱贫攻坚战役,带动提升了牡丹区农业农村整体发展水平,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磨练了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扶贫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作风,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仍然任重道远,牡丹区将进一步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加强乡村治理,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平报融媒记者 朱江淼“这个地方我有时间就带着孩子过来,感觉很不错,既能开阔孩子眼界,也能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俺家孩子可喜欢了。”6月30日上午10点05分,平顶山文旅基地刚一开门,新华区胜利街小学五年级的姚妍熙就和妈妈一起来该基地游玩。走进
河南商报A09电子版平顶山市矿益胶管制品股份有限责任公司32年来先后9次参与软管行业国家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生产的“矿益”牌橡胶软管及其组合件被评为“河南省名牌产品”“河南省著名商标”。这样一个老牌名优公司,面临着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亟待升
2021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近日揭晓,安阳高新区综合排名跃升9位,至第94名,凭实力晋级“百强”,连续三年实现了“三连升”。 作为安阳市经济发展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多年来安阳高新区紧紧围绕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
河南经济报 记者 郑浩 通讯员 翟冰近日,漯河市郾城区沙北街道开展“三心工程”全力为民服务。“安心工程”,保稳定。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和管理,及时排查矛盾,防止发生各类因工作不细及失误造成的矛盾;积极发动居民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治安大
虎年开局,虎虎生威!这是一份振奋人心的“中站答卷”:2022年一季度,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8834万元,同比增长22.3%,其中税收收入累计完成27267万元,同比增长43.9%,税比达到94.6%,收入增幅、税比稳
映象网周口讯(记者 金江涛 通讯员 王新生 郭华才)3月15日上午,周口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市政府党组成员路云带领市政府办、市农业农村局及扶沟县领导到杞县考察大蒜产业发展情况。考察结束后,路云一行又实地调研了扶沟县的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研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数据显示,1-5月份,合肥市蜀山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8.27亿元,同比增长27.9%;与2019年比较,两年平均增长18.6%,增速位列四城区第一。今年前五月,全区工业生产稳中向好。从发展步伐看,
2021年3月29号,牡丹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在区公务大厦一楼第二会议室召开。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书京主持会议。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希靖、王晓梅、李哲、油凤莲及委员共计37人出席会议,符合法定人数。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张哲帅
5月18日,华南理工大学——贵州民族大学“慕课西行——同步课堂”项目启动仪式在贵州民族大学花溪校区智慧教室线上同步举行,40多名化学工程学院学生与华南理工大学的同学们同步上课,共同参与课堂讨论。为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深入开